红外热成像测温产品大热 大华产品专家拆解其中技术细节
《科创板日报》(杭州,记者 罗祎辰)讯,面对疫情,技术意味着希望。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也成功让红外热成像测温等“战疫黑科技”走进大众视野。
作为国内安防巨头,大华股份在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投入科技防控研发工作,成功推出了“超高精度人体热成像测温系统”(下称“大华热成像测温系统”)。
据介绍,该系统具备非接触式、多目标、远距离等特点,可用于解决公共场所的体温快速筛查问题,推出后陆续在全国各地机场、车站、医院等疫情重点防控场所投入应用。
大华产品专家尤清涛告诉《科创板日报》,这次技术研发的难点在于要能精准筛查出37.3℃临界体温, “对过往产品技术来说是个新挑战,传统热成像摄像机在实际工作中误差能达到±1℃,甚至更高,无法满足疫情防控要求。”
大靶面探测器和黑体
为解决这一难题,大华在核心的热成像摄像机上采用分辨率达常规探测器数倍的大靶面探测器以及金属封装技术,既能提升稳定性和精度,也能有效降低设备安装数量,提升布控施工效率。
同时,在热成像摄像机基础上又增加了黑体,通过黑体的实时测温矫正进一步保证相机测温精度,使得产品最高能达到±0.3℃的测温精度,将环境干扰影响降到最低。
人体测温相机和黑体,来源:大华股份
据悉,探测器是热成像测温产品中的核心部件,国内厂商中大立科技(002214.SZ)、高德红外(002414.SZ)以及睿创微纳(688002.SH)都宣称具备此项自研能力。高德红外2月19日还曾回复投资者称公司今年正在扩建探测器芯片的新大楼和净化车间,后续产能将扩大3-4倍。
因为这一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得到业内多家厂商认可,也有一些投资人开始关注黑体,甚至引发黑体是否产量不足的讨论。
对此,大立科技表示黑体并非红外测温仪的核心部件,公司的黑体是采用自产和部分社会配套相结合的方式,完全能够满足产能需求。其竞争对手高德红外也称公司具备黑体生产能力,同时会向外采购满足当前较大的需求。
算法等其他技术细节
除硬件之外,尤清涛还透露传统测温系统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无法精准定位的问题。“人耳朵附近温度比额头温度高”,因此,系统还必须能精准定位额头温度。
热成像技术测温效果图,来源:大华股份
为解决这一问题,大华采用了“可见光+热成像的双光智能算法”,在热成像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可见光算法识别精准定位到测试对象的额头,减少误报。“配合7.5mm与13mm镜头,实现最远可达3米的精准测温距离。”
相比探测器和黑体,零部件镜头的关注度较低。此前,水晶光电(002273.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生产的滤光片产品可用于红外热像仪,但占公司营收比例较小。睿创微纳招股书中也曾披露其最大镜头供应商为宁波舜宇红外技术有限公司,经查证为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子公司。
红外热成像+AI
或许是看到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无限潜能,一批AI公司开始在此基础上开发功能更多样的防疫解决方案。
典型的案例是阿里安全与大华股份合作推出的“AI防疫师“,据介绍该产品在精准测温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佩戴口罩识别、追踪高危人群等功能。
“AI防疫师”功能简介,来源:阿里安全
与阿里安全类似,旷视科技也是在算法上突了破对戴口罩和帽子人群的识别。商汤科技则提出了包括核验人员身份的防疫解决方案。
目前看,受疫情影响市场对红外热成像测温产品的需求非常强劲,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之后该技术的应用场景还是会回归到电力、交通等传统领域。